期刊简介
《中国临床医学》杂志(CN 31-1794/R,ISSN 1008-6358;邮发代号4-636)1994年创刊,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主办的临床医学类科技核心期刊,由著名的肝胆外科专家樊嘉教授担任主编,目前为双月刊,主要刊登临床医学、转化医学、生命科学、药学等领域的原创性研究论文,栏目形式多样,包括专家述评、论著、研究快报、短篇论著、技术与方法、临床病理(例)讨论、综述、研究简报、短篇报道、病例报告等。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出版部门: 《中国临床医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8-635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1-1794/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94
出版地区 上海
出版地区 上海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国临床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 国际刊号:1008-6358
- 国内刊号:31-1794/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上调microRNA-543表达对大鼠骨关节炎软骨细胞的保护作用
目的:探讨微小RNA-543(microRNA-543,miRNA-5431/miR-543)对大鼠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软骨细胞的可能作用及潜在机制.方法:采用膝关节内侧副韧带切断法建立大鼠OA模型,real-timePCR法检测OA模型大鼠软骨组织与正常大鼠软骨组织miR-543的表达差异.体外分离正常膝关节软骨细胞,IL-1β(10ng/L)共培养24h模拟体外OA状......
作者:李坤;张育民;王亚康;郭建斌 刊期: 2018- 02
-
基于单中心的冠状动脉慢血流危险因素分析及其与炎症反应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慢血流(coronaryslowflow,CSF)现象的临床危险因素及炎症反应在其发病机制中的可能作用.方法:采用校正的心肌梗死溶栓治疗(thrombolysisinmyocardialinfarction,TIMI)临床试验血流帧数(correctedTIMIframecount,CTFC)评价冠状动脉血流情况.入选我院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择期行冠状动脉造影(cor......
作者:严健华;孙英刚;陈漫天;唐勇;孟舒;张亚臣;张燚 刊期: 2018- 02
-
基于单中心的原发性局限期食管小细胞癌根治手术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基于单中心临床资料分析原发性局限期食管小细胞癌根治性切除术的预后影响因素,探讨原发性局限期食管小细胞癌的有效诊疗模式.方法:回顾性分析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胸外科2010年10月1日至2017年7月31日收治的30例原发性局限期食管小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治疗及随访结果,Cox回归模型分析患者预后影响因素.结果:30例食管小细胞癌患者术前胃镜病理诊断准确率为13.33%(4/30).3......
作者:徐志远;陆超敬;李春光;王晓伟;金海;杨立信;陈和忠;朱吉 刊期: 2018- 02
-
基于单中心的卵巢子宫内膜样囊肿起源的卵巢透明细胞癌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
目的:基于单中心的数据探讨卵巢子宫内膜样囊肿(endometrioticcyst,EC)起源及非EC起源的卵巢透明细胞癌(ovarianclearcellcarcinoma,OCCC)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1月至2015年2月于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手术并经病理确诊的126例OCCC患者的临床资料.首次根据是否起源于EC将患者分为EC组和non-EC组,进行临床病理特征......
作者:唐浩莎;王肖;刘艳;卢媛 刊期: 2018- 02
-
短期极低热量饮食干预对住院超重及肥胖患者的疗效及患者依从性
目的:探讨住院超重及肥胖患者短期进行极低热量饮食干预的效果及其依从性.方法:选择2015年11月至2016年11月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分泌科住院治疗的30例超重及肥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住院期间给予每日总热量800kcal(1kcal=4.1868kJ)的饮食干预.比较其入院当日和出院当日的体质量,并观察患者住院期间对极低热量饮食的耐受性,随访患者出院半年内饮食控制和体质量情况.结果:患者平均接......
作者:孙潇泱;成殷勤;李洪彬;夏明锋;常薪霞;卞华;颜红梅 刊期: 2018- 02
-
携带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基因的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尾静脉注射移植可减轻博来霉素诱导的大鼠急性肺损伤
目的:探讨携带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ngiotensinconvertingenzyme2,ACE2)基因的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manumbilicalmesenchymalstemcells,HUMSCs)尾静脉注射移植对博来霉素(bleomycin,BLM)诱导的大鼠急性肺损伤(ALI)的可能作用.方法:取正常足月剖宫产健康婴儿脐带分离HUMSCs,流式细胞术鉴定细胞表面抗原;三质粒共转染......
作者:高风英;金文强;王星海;刘振威 刊期: 2018- 02
-
早期乳腺癌患者循环肿瘤细胞TP53、磷脂酰肌醇-3激酶基因突变分析及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
目的:检测早期乳腺癌患者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tumorcells,CTC)计数及其TP53、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基因突变情况,探讨基因突变结果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收集30例乳腺癌和良性乳腺肿瘤确诊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血液、尿液标本,采用CellSearch法检测患者外周血CTC数目;采用微滴式数字PCR(dropletdigitalPCR,ddPCR)技术检测患......
作者:林健;贾淞淋;方敏;吴雅妮;刘超乾;苏东玮;于跃;李恒宇;盛湲 刊期: 2018- 02
-
基于单中心的中国人群自发性冠状动脉夹层临床特征与治疗策略
目的:基于单中心的临床资料探讨中国人群自发性冠状动脉夹层(spontaneouscoronaryarterydissection,SCAD)的临床特点、治疗选择和临床转归.方法:对2015年3月至2016年12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单中心行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angiography,CAG)的16526例连续性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筛选出17例SCAD患者.分析其危险因素、临床表现、病变特......
作者:黄浙勇;杨虹波;宋亚楠;石洪涛;戴宇翔;李晨光;陆浩;徐世坤;黄东;马剑英;姚康;张峰;王齐兵;钱菊英;葛均波 刊期: 2018- 02
-
脊髓背角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磷酸化参与调控2,4-二硝基氟苯诱导的小鼠慢性痒
目的:探讨脊髓背角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xtracellularsignal-regulatedkinase,ERK)磷酸化对2,4-二硝基氟苯(2,4-dinitrofluorobenzene,DNFB)诱导的小鼠慢性痒的调控作用.方法:8~12周ICR雄性小鼠随机分为DNFB诱导组和丙酮对照组.DNFB组小鼠分别于面颊部和背部反复涂抹1.5%DNFB溶液,建立类似特异性皮炎的慢性痒模型.分别观......
作者:吴品雯;张浩;方浩 刊期: 2018- 02
-
基于单中心的局部巨大乳腺癌手术切除后胸壁重建及巨大创面修复策略
目的:基于单中心11年的临床实践探讨局部巨大乳腺癌(locallyadvancedbreastcancer,LABC)手术切除后胸壁重建及巨大创面修复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3月至2017年8月收治的252例LABC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97例为原发肿瘤,55例为复发肿瘤.所有患者术前均接受新辅助化疗.入院后完善相关术前检查后行乳腺肿块切除手术及术后创面修复重建,观察手术相关指标及患者术后......
作者:朱明;马晓飞;杨燕文;张勇;冯自豪;亓发芝;顾建英 刊期: 2018- 02
动态资讯
- 1 基于四维CT的肝脏各部分和膈肌的呼吸移动度的分析
- 2 骨髓干细胞归巢损伤脏器机制的研究概况
- 3 CD技术矫治脊柱侧凸的体会
- 4 实时三维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测定房间隔缺损大径的价值评估
- 5 电子吸脂结合负压吸脂108例临床分析
- 6 不同浓度罗哌卡因配伍连续股神经阻滞用于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镇痛的效果
- 7 广州地区HIV感染者的临床和流行特征分析
- 8 成人动脉导管未闭的超声心动图特点及声学造影在诊断中的作用
- 9 黄芪对脂多糖致急性肺损伤的保护机制
- 10 右美托咪定对高血压患者全身麻醉后气管拔管期的影响
- 11 有效抑制T24细胞survivin表达的小RNA筛选及其载体构建
- 12 胃癌组织中DEC1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 13 106例溃疡性结肠炎的内镜和临床分析
- 14 PRKAG2心脏综合征中 R302Q 突变对心肌细胞糖原和钙离子稳态的影响
- 15 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椎体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
- 16 不同转运模式对 ST 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直接 PCI 疗效的影响
- 17 人胆囊癌肝转移模型的建立及初步的影像学评估
- 18 吸烟对异氟醚吸入麻醉时无机氟代谢的影响
- 19 144例老年桡骨远端骨折不同治疗方法的疗效比较
- 20 吡喃阿霉素、阿霉素为主联合方案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