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临床医学》杂志(CN 31-1794/R,ISSN 1008-6358;邮发代号4-636)1994年创刊,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主办的临床医学类科技核心期刊,由著名的肝胆外科专家樊嘉教授担任主编,目前为双月刊,主要刊登临床医学、转化医学、生命科学、药学等领域的原创性研究论文,栏目形式多样,包括专家述评、论著、研究快报、短篇论著、技术与方法、临床病理(例)讨论、综述、研究简报、短篇报道、病例报告等。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出版部门: 《中国临床医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8-635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1-1794/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94

出版地区 上海

出版地区 上海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临床医学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临床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 国际刊号:1008-6358
  • 国内刊号:31-1794/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中国临床医学杂志2007年第2期文章
  • 充血性心力衰竭与相关细胞因子的研究进展

    细胞因子是由多种细胞产生的多肽或低分子糖蛋白,通过与相应的细胞表面受体结合,在局部或全身发挥复杂的生物学效应.在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细胞因子系统的激活和平衡的失调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参与CHF的细胞因子有多种,包括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6(IL-6)等心肌破坏性细胞因子及与之相对应的心肌保护性细胞因子如白细胞介素10(IL-10)......

    作者:赵志英;刘福明;唐蜀华 刊期: 2007- 02

  • 左室收缩功能正常的心房颤动患者血清NT-pro-BNP水平的变化及影响因素探讨

    目的:观察左室收缩功能正常的心房颤动(房颤)患者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的变化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对116例左室射血分数正常(LVEF>50%)患者测定血清NT-pro-BNP水平,行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并调查人口学特征、心血管病主要危险因素情况、合并症、用药情况、血生化学检查.除外既往心功能不全、肝肾功能不全、甲状腺疾病或肿瘤病史患者.结果:持续性房颤血清NT-pro-B......

    作者:周京敏;周俊;潘文志;郝颖;金雪娟;刘少稳;蔡乃绳;葛均波 刊期: 2007- 02

  • 21例心内直视术后急性心包填塞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21例心内直视术后急性心包填塞的临床特点,探讨其发生原因、预防、救治及其二次开胸的早期指征.方法:对1991年1月-2005年12月心内直视术(共1096例)后21例急性心包填塞二次开胸(发生率1.92%)病例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急性心包填塞患者经二次剖胸解除心包填塞后17例痊愈出院,4例死亡,二次剖胸手术死亡率为19.05%.二次剖胸手术者所患疾病包括先天性心脏病6例,瓣膜病13例,大......

    作者:孙振宇;顾敏威;孙琦;张卫民;辛定一 刊期: 2007- 02

  • 变异型心绞痛12例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变异型心绞痛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根据在静息状态下发生心绞痛,床旁12导联体表心电图或动态心电图监测证实心绞痛发作时ST段抬高,胸痛缓解后ST段恢复至基线,有12例患者确诊为变异型心绞痛.分别从性别、年龄、临床表现、冠心病危险因素、辅助检查及治疗进行分析.结果:该病好发于男性(占91.7%),发病时平均年龄为56岁,除吸烟外,多无其他的冠心病危险因素,心绞痛多于凌晨静息时发作,含服......

    作者:颜彦;王翔飞;朱文青;钱菊英;葛均波 刊期: 2007- 02

  • 经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术致肱、桡动脉持久痉挛1例报告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通常采取经股动脉途径的方法,但其常易发生出血并发症,增加患者的痛苦和住院时间.因此,近年来经桡动脉介入(TRI)的方法正显示出其减少上述并发症的优越性[1],并逐渐得到开展.但TRI也有其常见并发症-动脉痉挛,而发生桡动脉和肱动脉持久性痉挛者则少见,本文报告1例.......

    作者:王翔飞;王齐兵;葛均波 刊期: 2007- 02

  • 急性心肌梗死后室间隔穿孔患者的外科治疗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室间隔穿孔(VSR)的外科治疗方法和结果.方法:回顾分析手术治疗的8例急性心肌梗死后室间隔穿孔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7例,女性1例,年龄62~74岁,平均年龄67.5岁,均有急性心肌梗死史,4例有高血压病史,2例有糖尿病史,6例合并室壁瘤.心功能NYHAⅢ级6例,Ⅳ级2例.术前射血分数(EF)值33%~71%,平均54.5%.患者心肌梗死至手术的间隔时间平均为5.4......

    作者:蔡俊锋;赵强 刊期: 2007- 02

  • 中国扩张型心肌病与β-肌球蛋白重链基因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研究β-肌球蛋白重链基因(MYH-7)在中国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中的突变情况.方法:对81例DCM患者(其中8例为家族性DCM先证者)进行MYH-7基因突变扫描,用聚合酶链反应分别扩增MYH-7基因功能区的15个外显子片断,双脱氧末端终止法测序.结果:在所有DCM患者中未检出MYH-7的致病突变,仅在1例散发性DCM患者的7号外显子检出同义突变.结论:MYH-7可能不是中国DCM患者的......

    作者:程宽;王齐兵;秦胜梅;李敏;李高平;陈瑞珍;杨英珍;葛均波;陈灏珠 刊期: 2007- 02

  • 干细胞移植治疗心律失常的研究进展

    近10年来,干细胞治疗缺血性心脏病、终末期心力衰竭的研究如火如荼.随着干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工程改造细胞技术的发展,虽然目前细胞移植治疗心律失常尚处于实验研究的起步阶段,但其潜在的应用前景令人期待.......

    作者:黄浙勇;葛均波 刊期: 2007- 02

  • C2非骨水泥股骨柄在人工髋关节置换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C2非骨水泥型股骨柄在人工髋关节置换中应用,并随访观察随时间变化假体固定情况和患者髋关节功能.方法:对2002年-2005年87例应用C2型非骨水泥股骨柄的病例进行随访分析,测量股骨近端的骨量.结果:随访1~4年,平均35.2个月,髋关节功能按Harris评分平均1年93分,3年90分,股骨近端没有发生松动和下沉.结论:C2非骨水泥柄具有良好的即刻稳定作用和骨长入,短期随访疗效满意,远期......

    作者:朱力波;马金忠;王建东;俞银贤;朱宗昊 刊期: 2007- 02

  • 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椎体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PVP)治疗老年椎体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的效果.方法:对17例老年患者的21个椎体,在C臂X光机透视下经皮经椎弓根向椎体内穿刺并注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并对止痛效果进行评估.结果:17例患者中有15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7个月(平均4.5个月).无一例术后再发生椎体压缩.有4例发生骨水泥外溢.术后所有患者疼痛明显缓解或消失.结论:PVP治疗老年椎体骨质疏松性......

    作者:臧洪敏;张峰;徐东潭;李荣文;李涛;薛鹏;李庆涛;陈君长 刊期: 2007- 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