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临床医学》杂志(CN 31-1794/R,ISSN 1008-6358;邮发代号4-636)1994年创刊,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主办的临床医学类科技核心期刊,由著名的肝胆外科专家樊嘉教授担任主编,目前为双月刊,主要刊登临床医学、转化医学、生命科学、药学等领域的原创性研究论文,栏目形式多样,包括专家述评、论著、研究快报、短篇论著、技术与方法、临床病理(例)讨论、综述、研究简报、短篇报道、病例报告等。


首页>中国临床医学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临床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 国际刊号:1008-6358
  • 国内刊号:31-1794/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中国临床医学杂志2004年第04期

交界性心律在射频消融治疗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中的临床意义

范修才;万镇;郑爱东

关键词:交界性, 射频消融治疗, 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临床意义, 慢径消融, 碎裂电位, 房室结双径路, 快速性心律失常, 心房回波, 位点, 射频消融技术, 放电过程, 房室传导功能, 标志, 三尖瓣环, 慢径传导, 局部, 房室旁道, 窦性心律, 下位法
摘要: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快速性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技术是根治此类心律失常的首选方法,对慢径消融常选用中下位法,消融的终点为慢径消失,包括心房回波.与消融房室旁道的操作不同,房室结双径路的消融需要在窦性心律下放电,以保证整个放电过程中对正常房室传导功能的监测,在选择慢径消融时,有效的消融位点标志一直在争论.有人认为三尖瓣环处局部心房碎裂电位即慢电位可能是较好的消融位点[1],在此放电可消除慢径传导,但经研究证实在心房的其它部位也有碎裂电位,因此局部心房碎裂电位并不是慢径有效消融位点的标志[2].在慢径消融过程中,常常可以出现交界心律,所以有人认为它是房室结双径路病人慢径消融有效位点的标志[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