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临床医学》杂志(CN 31-1794/R,ISSN 1008-6358;邮发代号4-636)1994年创刊,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主办的临床医学类科技核心期刊,由著名的肝胆外科专家樊嘉教授担任主编,目前为双月刊,主要刊登临床医学、转化医学、生命科学、药学等领域的原创性研究论文,栏目形式多样,包括专家述评、论著、研究快报、短篇论著、技术与方法、临床病理(例)讨论、综述、研究简报、短篇报道、病例报告等。


首页>中国临床医学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临床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 国际刊号:1008-6358
  • 国内刊号:31-1794/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中国临床医学杂志2013年第04期

抗原模拟法构建的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小鼠模型中巨核细胞形态学及超微结构的研究

陈朴;季丽莉;程韵枫;王蓓丽;郭玮;潘柏申

关键词: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小鼠模型, 巨核细胞, 超微结构
摘要:目的:采用抗原模拟法构建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mmune thrombocytope nia,ITP)小鼠模型,并观察模型小鼠的骨髓巨核细胞形态学及超微结构特点.方法:实验组CBA/Ht小鼠通过腹腔注射Wistar大鼠血小板免疫,对照组CBA/Ht小鼠仅注射0.9%氯化钠溶液.动态监测两组小鼠血小板计数,并取骨髓组织分别行涂片检查及扫描电镜观察.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小鼠在接受大鼠血小板免疫后第2周起血小板数量开始降低(P<0.05),至第4周达到低点(P<0.01).免疫后第4周实验组小鼠骨髓涂片中巨核细胞显著增生,且以幼稚巨核细胞为主;电镜下常可见巨核细胞核分叶减少,分界膜系统扩张或数量减少,胞浆内因颗粒物质减少且缺乏细胞器而显得更加致密,胞浆内常可见较多空泡.结论:该模型可较好地模拟人类ITP的发病特点,在模型中观察到的巨核细胞的形态及超微结构的改变进一步揭示了巨核细胞存在的发育异常与ITP的发病有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