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临床医学》杂志(CN 31-1794/R,ISSN 1008-6358;邮发代号4-636)1994年创刊,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主办的临床医学类科技核心期刊,由著名的肝胆外科专家樊嘉教授担任主编,目前为双月刊,主要刊登临床医学、转化医学、生命科学、药学等领域的原创性研究论文,栏目形式多样,包括专家述评、论著、研究快报、短篇论著、技术与方法、临床病理(例)讨论、综述、研究简报、短篇报道、病例报告等。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出版部门: 《中国临床医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8-635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1-1794/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94
出版地区 上海
出版地区 上海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国临床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 国际刊号:1008-6358
- 国内刊号:31-1794/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游离脂肪酸与子痫前期和妊娠期糖尿病发生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孕晚期游离脂肪酸对子痫前期和(或)妊娠期糖尿病(GDM)发病率的影响.方法:选择417例孕晚期子痫前期和(或)GDM为观察组,另选2018例正常妊娠孕妇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2组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游离脂肪酸(FFA).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血脂子痫前期和(或)GDM的关系.结果:校正混杂因素......
作者:张瑞晴;徐先明;张佳荣 刊期: 2018- 05
-
基于多中心的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抗凝治疗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了解目前非瓣膜性心房颤动(non-valvularatrialfibrillation,NVAF)患者的抗凝治疗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7年1月1日至2017年9月30日在苏州、无锡地区4所医院住院及门诊的NVAF患者,分析其一般资料、临床特征及抗凝药物的治疗情况.采用CHA2DS2-VASc评分评估NVAF患者的卒中风险;采用HAS-BLED评分评估抗凝出血风险.结果:共纳......
作者:薛源;李海红;刘婷;邹焱;邹操;汪小华;杨向军 刊期: 2018- 05
-
蛋白质精氨酸甲基化转移酶5在肝细胞肝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蛋白质精氨酸甲基化转移酶5(proteinargininemethyltransferase5,PRMT5)在肝细胞肝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323例肝细胞肝癌组织及对应正常肝脏组织进行免疫组化染色,分析PRMT5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以及在细胞内的分布情况.分析PRMT5表达及分布与肝癌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之间的关系,以及与异黏蛋白(metadherin,MTDH)联合预测肝癌患者预......
作者:朱凯;战昊;代智;周俭 刊期: 2018- 05
-
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危险因素及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peripheralneuropathy,DPN)的相关危险因素及DPN患者血清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enolase,NSE)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根据是否合并周围神经病变,将736例2型糖尿病(type2diabetesmellitus,T2DM)患者分为DPN组(n=450)和单纯T2DM(SDM)组(n=286......
作者:李苗苗;刘军;丁和远;吴跃跃;黄新梅;孙田歌;杨敏;张瑞;于志艳;臧淑妃;李悦 刊期: 2018- 05
-
频率适应性房室延迟单左心室起搏实现心脏再同步化疗效分析及对右心室收缩功能的影响
目的:采用三腔起搏器频率适应性房室延迟(RAAVD)功能,探索通过单左心室起搏实现心脏再同步(CRT)的效果,并评价该方式下右心室的收缩功能.方法:选择慢性心力衰竭患者30例,随机分成单左心室起搏组和双心室起搏组,各15例.植入起搏器后优化两组起搏参数,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12个月的房室间期(AVD)、QRS时限、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房内径(LAD)、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
作者:江泽宇;江志论;潘舒涵;孙品;沃金善;郭洁;赵青;蔡尚郎 刊期: 2018- 05
-
糖尿病合并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血清铁蛋白和β2微球蛋白的检测意义
目的:探讨血清铁蛋白(SF)及β2微球蛋白(β2M)在糖尿病合并腔隙性脑梗死(LI)发病中的作用及相互关系.方法:将127例经磁共振(MRI)证实的LI患者根据是否合并糖尿病分为糖尿病合并LI组(n=65)和非糖尿病合并LI组(n=62).另将年龄、性别等相匹配的体检者作为对照组(n=60).检测并比较各组的SF、β2M、LI数目及其他相关指标.分析SF、&M与LI数目及三者与HbA1c水平的相关......
作者:李晓艳;张乐;李彬;姜丹;尹世杰 刊期: 2018- 05
-
WHO组织病理学分型及血清AFP、CA19-9对混合型肝细胞-肝内胆管细胞癌患者手术后预后评估的价值
目的:探讨血清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A)19-9及WHO组织病理学分型在混合型肝细胞-肝内胆管细胞癌(cHCC-ICC)手术预后预测中的价值.方法:选择1999年4月至2017年3月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行根治性手术切除、术后病理确诊、临床和随访资料完善的206例cHCC-ICC患者.根据WHO病理分型标准将病理结果分为Ⅰ型、Ⅱ型(Ⅱa、Ⅱb、Ⅱc).根据AFP、CA19-9血清浓度,将......
作者:沈英皓;尹毅锐;蔡浩;李小龙;叶瑶;施国明;黄成;蔡加彬;周俭;樊嘉;任宁;纪元;孙惠川 刊期: 2018- 05
-
上海市友谊街道社区人群心血管疾病发病情况调查和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运用前瞻性巢式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探索预测心血管终点事件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上海市宝山区友谊街道社区共计5792名居民(去除信息不全等不合格样本)的流行病学资料.将发生心血管终点事件的患者纳入病例组,并运用巢式病例对照研究的方式匹配未发生心血管终点事件的对照组.采取其血清标本进行相关生化、免疫项目的检测,并分析其与心血管终点事件发生的相关性.结果:病例组空腹葡萄糖(GLU)水平高于对照组......
作者:周佳烨;施美芳;李懿皞;沈隽霏;李钢;郭玮;潘柏申;王蓓丽 刊期: 2018- 05
-
淋巴结跳跃转移对TxN>0M0分期原发性胸段食管鳞癌患者术后5年生存预测价值有限
目的:探讨淋巴结跳跃转移(nodalskipmetastasis,NSM)对食管鳞癌患者根治术后5年总生存期(overallsurvival,OS)的预测价值,并比较美国癌症联合会(AJCC/UICC)淋巴结转移分期(按个数)与日本食管疾病学会(JSED)淋巴结转移分期(按站数)对患者术后生存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0年12月接受食管癌根治性手术、术后病理确诊为原发性胸段......
作者:姚光宇;范虹;张毅;詹成;王群 刊期: 2018- 05
-
肺腺癌组织精氨酸酶-2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精氨酸酶-2(arginase-2,Arg-2)在肺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应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eversetranscriptase-polymerasechainreaction,RT-PCR)和蛋白质印迹法分别检测7例新鲜肺腺癌及对应癌旁肺组织以及1例正常肺组织中Arg-2mRNA和蛋白的表达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108例肺腺癌患者手术切除石蜡标本中Arg......
作者:肖锋;徐光寰;顾春燕;邵建国;陈丽燕;孙艳;肖静文 刊期: 2018- 05
动态资讯
- 1 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的心电图特点分析
- 2 诱导室颤间断阻断主动脉后的心肌酶与超微结构变化
- 3 地氟醚预处理对中性粒细胞介导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
- 4 伊曲康唑对合用药物药代动力学影响的机制探讨
- 5 32例骨盆骨折并发失血性休克的护理体会
- 6 结节性硬化的影象诊断:CT与MRI比较
- 7 人白细胞抗原、人乳头瘤病毒感染与宫颈癌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 8 TWEAK对体外培养大鼠关节软骨细胞产生趋化因子的诱导作用
- 9 不明原因晕厥的发病机制与脑血流的关系
- 10 胶原蛋白基质在非穿透性小梁切除术中的应用
- 11 化疗后前纵隔氟代脱氧葡萄糖摄取增高随访研究
- 12 儿童水平斜视全麻术终角膜映光法对调整矫正量作用的研究
- 13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上皮-间质转化的关系
- 14 共聚焦显微技术分析卡维地洛对人心房肌细胞内钙离子的影响
- 15 酪丝缬肽诱导高转移性肝癌细胞HCCLM3凋亡及机制研究
- 16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小鼠模型视网膜PEDF的表达和血清PEDF水平的变化及其意义
- 17 小骨窗开颅治疗高血压脑出血96例
- 18 2008-2011年某医院风湿科医疗数据的分析研究
- 19 三维标测系统Carto Univu在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射频消融术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 20 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术对Tei指数及心脏内分泌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