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临床医学》杂志(CN 31-1794/R,ISSN 1008-6358;邮发代号4-636)1994年创刊,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主办的临床医学类科技核心期刊,由著名的肝胆外科专家樊嘉教授担任主编,目前为双月刊,主要刊登临床医学、转化医学、生命科学、药学等领域的原创性研究论文,栏目形式多样,包括专家述评、论著、研究快报、短篇论著、技术与方法、临床病理(例)讨论、综述、研究简报、短篇报道、病例报告等。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出版部门: 《中国临床医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8-635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1-1794/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94

出版地区 上海

出版地区 上海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临床医学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临床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 国际刊号:1008-6358
  • 国内刊号:31-1794/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中国临床医学杂志2002年第1期文章
  • 上尿路结石梗阻并发腹膜炎10例报告

    我院1987年5月~2000年5月收治上尿路结石733例,其中梗阻感染并发腹膜炎10例(1.36%),采用经腹入路手术取石解除梗阻,冲洗腹腔放置引流.9例治愈,1例死亡,现报告如下.......

    作者:龚家顺;马映飞;张海涛 刊期: 2002- 01

  • 急诊危重患者抢救中常见并发症原因分析及处理

    急诊危重病患者抢救过程中,每一个环节都至关重要,抢救中要迅速、判断准确,这样才能保证抢救成功率,现将我们在临床中遇到的和容易发生的并发症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1病例我院自1998年9月~2001年6月共收治APACHEⅡ≥15分的患者150例,其中脑外伤或脑出血术后32例,有机磷农药中毒和老鼠药中毒42例,急性胰腺炎10例,酒精中毒9例,溺水9例,多发伤28例,外科术后合并器官功能损伤20例.2......

    作者:李焱;韩清玉;孙唯民;王卫峰 刊期: 2002- 01

  • 急性胆石性胰腺炎32例诊治体会

    急性胰腺炎(AP)的发病因素有急性胆道感染(含胆石症)、高脂饮食、酒精中毒、外伤等,在国内以胆道疾患和酒精中毒为多见[1],虽然其发病机理尚未完全清楚,但它与胆道疾病特别是与胆石的关系已确立.我院自1995年1月~2001年1月共收治胆石性胰腺炎32例,报告如下.......

    作者:吴宁 刊期: 2002- 01

  • 细胞因子在脑缺血损伤中的作用

    近年来,我国的脑血管的发病率越来越高.脑血管病的致死、致残率很高.对于脑缺血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脑缺血损伤的病理生理机制比较复杂.目前提出了损伤级联反应理论--兴奋性毒性、梗死周围去极化、炎症、程序性死亡(即细胞调亡)[1].在这些过程中,有许多因素参与,其中细胞因子起了重要的作用.......

    作者:马昱;陈婕;朱文炳 刊期: 2002- 01

  • 结直肠癌肝转移的外科治疗进展

    约50%结直肠癌(ColorectalCarcinoma,CRC)患者术后发生转移,其中以肝转移为常见[1].手术切除是唯一的根治性治疗手段,术后5年生存率可达到25%~30%,部分病人甚至可能治愈[2].......

    作者:黄力文;马曾辰 刊期: 2002- 01

  • 自体造血干细胞的体外净化进展

    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APSCT)与自体骨髓移植相比,有以下优点:(1)被残留肿瘤细胞污染机会小.(2)中性粒细胞及血小板恢复快.(3)血小板及红细胞的输入量少,从而使病人住院时间缩短,费用减少.......

    作者:李天舒;徐建民 刊期: 2002- 01

  • 1例先天性房室传导阻滞随访报告

    1临床资料患儿,男,生后1天,于1986年12月4日入院,住院号445789.患儿系第1胎、第1产、足月剖腹产(因胎心40~50次/min).出生后Apgar评分8分,羊水清、体重3500g,娩出后面色红、反应好、哭声响、心率50~60次/min、律齐、无杂音.......

    作者:曹正南 刊期: 2002- 01

  • 85例出血性脑血管病引发躁动原因的分析和处理

    急性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患者临床上常出现躁动不安,易加重病情,影响疾病的治疗和恢复,本文分析总结2000~2001年乐清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85例患者,发生躁动的原因,并总结处理经验,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力宇;谢瑞满 刊期: 2002- 01

  • 普通外科若干新进展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20世纪90年代普外科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在普外科领域出现了不少新概念、新理论、新知识、新专业,现综述如下.1外科基本问题1.1休克、SIRS/MODS目前认为休克是因任何急重症打击而出现机体真毛细血管网内广泛而深刻的灌注衰竭,组织中的氧和营养底物的供应降低到细胞可以耐受的临界水平以下,并发生代谢产物积聚.......

    作者:张勇;倪旭东;秦贤举;陈问潭 刊期: 2002- 01

  • 1.6-二磷酸果糖对组织缺血与缺氧的保护作用

    1.6—二磷酸果糖(fructose1.6—diphosphate,FDP)是细胞内糖代谢的重要中间产物,对许多代谢通路是起调节作用,它通过刺激糖酵解同时抑制糖异生而促进糖的利用,并能抑制糖原的分解,促进糖原合成.FDP还能抑制甘油利用而促进脂肪酸、甘油三酯及磷脂的合成.......

    作者:卢卫新;戴瑞鸿 刊期: 2002- 01